您的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学校新闻>详细内容

学校新闻

【党代会 · 砥砺奋进的5年】之学生工作篇:强化思想和价值引领,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4-10 09:37:41 浏览次数: 【字体:

学校学生工作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持发展学生、学生发展的工作理念,强化思想和价值引领,与学生同行,助力学生成长长才。

加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专业化建设,强化学生教育管理

2013年起,学校实行辅导员职称评聘单列计划、单独评审,落实专职辅导员“双重身份”“双线晋升”制度。加大辅导员培训力度,开展校内辅导员培训30余次,并推荐200余人(次)参加各类培训。举办四届辅导员论坛,开展校内辅导员职业技能大赛,评选校级优秀辅导员95人。2018年制订辅导员工作考核办法,开展了中期考核和年度考核。5年来,荣获“安徽省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比赛”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荣获“全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称号1次,获“省优秀辅导员”称号1次;2016年度全省高校辅导员工作优秀论文评选中获三等奖1次。

大力推进网络教育,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拓展网络平台,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引导师生强化网络意识,树立网络思维,提升网络文明素养,传播主旋律、弘扬正能量,守护好网络精神家园,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学校在原有网络思政的基础上,以“易班”为主导,整合全校网络思政资源、打破信息与数据之间的壁垒,消除信息孤岛,构建统一领导、分工合作的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实现网络思政大数据的共建共享、互联互通、同向同行的网络育人工作格局。

2018年,有1人获“2017年度安徽省大学生年度人物”称号,1人获“2017年度安徽省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1人获“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5年来,我校共有752人获“安徽省品学兼优毕业生”称号,2304人获“校优秀毕业生”称号,281个班级获“优秀班集体”称号,25个学生会获“先进学生会”称号,14202人次获“三好学生”称号,4562人次获“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1914人次获“优秀学生奖学金”,73人获得“叶圣陶奖学金”。获批683项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深化资助工作内涵,助力学生励志成才

学校在对学生的资助工作中始终坚持“志强智达,言信行果”工作理念,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的包括“奖、贷、助、补、减”和“绿色通道”在内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及时对相关家庭贫困信息进行更新,掌握第一手的资助信息,学校学生资助中心做到资金发放及时到位。上届党代会以来,我校共有172人获得国家奖学金,3381人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获得国家助学金51423人次。并发放了定期困难补助、返乡路途补贴、过冬棉被、少数民族补助,学校为344名符合减免条件的学生减免了学费,为特殊困难家庭学生提供勤工助岗位。

每年落实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在校生和毕业生学费补偿、国家助学贷款代偿、在校生退役复学后学费资助、退役士兵考入普通高校学费资助等各项资助工作。编印《淮北师范大学学生资助90问》,免费发给每一位新生,开展学生资助政策宣讲“两节课”活动,加强资助政策宣传。举办学生资助诚信教育主题月活动,内容涉及总22个项目,累计34533人次参加活动。开展学生资助工作“百千万”走访活动,总慰问310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矢志心理健康教育,用心服务学生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2017年5月被评为“安徽省首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为全面了解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心理健康示范中心每年新生入学初对新生进行全面心理健康状况普查,自2014年1月以来,新生共有27058名参与了心理普查工作,建立新生心理档案。学校已连续13年,共测试76640名大学新生,坚持组织开展大学新生心理普查工作。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预警机制与干预体系建设,完善日常心理健康教育机制,积极推进二级心理辅导站建设,为大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毕业生就业稳定,就业区域逐年拓展

学校修订了《关于促进毕业生充分就业实施办法》,切实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学校分批次到上海、江苏、福建、广东、山东等省市开辟就业市场。五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0%以上,考取985、211重点大学硕士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就业区域逐年拓展。毕业生在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京津冀等区域就业比例逐年提高,依次为20.30%、25.0%、28.55%、28.60%。

就业指导内涵逐年深化

学校常年开展“三涯(学涯,生涯,职涯)”规划教育,注重分层分类就业指导。五年来,持续开展省、校、院三级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暨创业大赛、教师就业指导课程大赛等。其中,学校获最佳组织奖2次、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最佳组织奖3次、优秀组织奖1次,获省高校教师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一等奖2次、二等奖2次、三等奖1次,学生荣获省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暨设计大赛金奖1次、银奖4次、铜奖5次,获安徽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论文一等奖3篇、三等奖2篇。

开展“省就业启明星专家进校园”、“就业指导课程教研组集体备课会”、“毕业生就业信息管理培训暨交流会”、“毕业生教师资格证办理培训会”等25场次;组织教师参加全国大学生就业指导中心课程教学内容培训30人次;开展求职指导、考研指导、事业单位及公务员面试技巧等专题讲座共162场次。

就业精准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一是就业帮扶不断加强。学校编制就业指导手册,政策读本等,建立台帐,出台精准就业帮扶措施,开展“一对一”帮扶及离校未就业毕业生跟踪帮扶行动,做到“送理念、送政策、送信息、送要素、送跟踪”。五年来,发放就业奖助金1692.2万元,师范专业奖学金276.5万元;为困难毕业生集中申请求职补贴55.1万元。接待用人单位电话咨询、电子邮件咨询及现场咨询约2.5万余次;接待应、往届毕业生有关就业路径选择、户口、档案、派遣等咨询约6.1万余次;发布就业信息6千余条。以专访、网络、邮件、函件邮寄等方式向社会推介毕业生,发放15000余册毕业生资源信息手册。二是校园招聘主阵地实效不断提升。学校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抓稳巩固校园就业主阵地,毕业生通过校园主阵地签约数量逐年增加。五年来,举办校园大型双选会8次,参展单位1727家,提供就业岗位70254个。开展“周三校园专场宣讲会”1256场次,提供就业岗位50240个。开展“淮北师范大学与浙江人才市场空中双选会”,组织毕业生参加各级各类中小企业百日招聘活动及网络招聘会154场次。

校地、校企、校政多元合作稳步推进

五年来,先后与萧县人民政府、蚌埠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烟台福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蚌埠人才中心、安吉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广东禅城区就业服务中心、蚌埠人才交流中心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与烟台市福山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张江萧县高科技园、丰源集团、绿源商贸有限公司、北京优胜教育集团、秦学教育集团、上海至善教育等签订就业合作协议。

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不断强化

学校建立了大学生校内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相山校区、滨湖校区),出台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管理办法》等。2018年,首批35家企业进驻实践基地。开展大学生创业培训720人,为10218名毕业生办理了中小学各类教师资格证。

加强就业反馈,毕业生可持续性发展势头良好

学校连续五年撰写并面向社会发布了《淮北师范大学毕业生就业质量年度报告》。学校以实地回访、电话随访、调查问卷、招聘现场反馈、与用人单位座谈等途径开展多元化回访。2018年,学校对华东区域用人单位展开针对性问卷调查,对毕业生在“思想政治素质”“敬业精神”“吃苦耐劳精神”“基础理论知识”等项目上,优良率均高于96.7%。第三方麦可思调查显示,我校学生职场竞争力、中期能力达成度较强。2017届毕业生的就业率高于全国非“211”本科高校1.7个百分点,毕业生的月收入、职业期待吻合度均高于全国非“211”本科平均水平。2014届毕业生职业发展中通用能力总体达成度达到82.73%,各项能力达成度均在80%以上,高于全国非“211”本科平均水平。

(文图:学工处 / 审核:李群)

分享到:
【打印正文】
×

用户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