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召开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组反馈会
11月29-12月2日,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专家组对我校物理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入校现场考查,12月2日上午,认证专家意见反馈会在相山校区行政楼第二会议室举行。认证专家组全体成员、省教育厅教育评估中心主任汪开寿、全体校领导、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师范类专业相关学院院长、师范类专业负责人参加会议。会议由联合认证专家组组长傅康生教授主持。
此次师范类专业认证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核心理念,旨在实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强”,专家们通过座谈访谈、听课看课、查阅资料、实践基地走访等方式,对物理学、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自评自建工作进行了现场考查。专家组紧扣中学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聚焦认证主线和底线开展工作。共召开各类工作会议6次,听课看课20门次,调阅课程试卷和考核材料4981份、毕业论文100篇,教育实习档案100份,各类座谈会12场,访谈学生52人次、教师55人次、学院领导和管理人员31人次,校领导和职能部门负责人22人次,访谈用人单位代表10人次,校友代表23人次,走访教育实践基地2个,实训基地座谈会4场,发放问卷1758份,集体实地考查了教师职业技能实训中心和专业实验室等设施场所。
联合认证专家组组长傅康生代表专家组对对现场考查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认为我校迎接认证氛围浓厚,校院两级重视认证工作,对认证工作必要性和重要性的认知程度在不断提高,对认证的“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理念理解在不断加强,对现场认证考查工作给予了积极的支持和配合。随后,他代表物理学专业进行了整体反馈,认为物理学专业办学思路清晰,办学定位明确,有着较好的办学传承,符合国家对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战略需求,师资队伍结构合理、课程体系整体结构合理,服务区域定位准确,学生整体素质良好,用人单位对毕业生评价高。物理学专家组成员根据问题导向的原则,本着促进专业进一步发展的目的,逐一进行了个人意见反馈。专家组成员结合关于突出认证主线和认证底线的精神和要求,围绕各物理学专业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与课程目标达成度等重点问题,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汉语言文学专业组组长丁锦宏对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证情况进行了整体反馈,肯定了我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服务地方发展的办学成效和“注重传统、强化技能”的办学特色,认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学科支持较好,师范认证专业理念得到了普遍认同,反向设计主线得到了体现,毕业生整体专业素质过硬,用人单位满意度高等。随后,汉语言文学专家组成员本着遵循标准,突出问题导向、促进专业培养质量提升的工作原则,围绕认证标准一级指标对应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与教学、合作与实践、师资队伍、支持条件、质量保障、学生发展等八个方面,逐条反馈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建议。
汪开寿代表省教育厅高教处和教育评估中心对专家组的辛勤工作和悉心指导表示感谢。专家组进校考查期间,各位专家领会认证精神,熟悉认证标准,牢记认证理念,以标准为准则,从8个一级指标、39个二级指标,围绕主线和底线对物理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进行了客观、公正、睿智的评判。他认为专家组从不同角度提出的反馈意见,具有前瞻性、针对性和建设性,是非常宝贵的财富。结合物理学、汉语言文学专业认证工作,他对学校提出三点建议:一要深入学习和领会师范类专业认证的理念,加强专业内涵建设,认真梳理专家组提出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好认证后的整改工作,为其他师范类专业提供借鉴;二要紧紧抓住地方性一流高水平大学建设、一流专业建设的机会,加强高校综合改革力度,增强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三要紧紧抓住融入长三角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契机,进一步扩大开放力度,强化合作,形成高水平师范大学和一流专业建设强大合力,为培养卓越教师不懈努力。
校党委书记陈士夫代表学校对整改落实工作作表态发言,对各位专家进校期间的悉心指导和无私帮助表示衷心感谢。他指出,专家组对我校物理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工作进行了客观、中肯评价;专家组把握标准严格,发现问题敏锐,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性强、指导意义大。物理学、汉语言文学专业和各学院要切实担负起主体责任,按照专家组诊断的问题和提出的整改意见,认真整改落实,持续改进人才培养质量。其他相关部门要在全校范围内进一步深化对师范认证理念和认证标准的理解和把握,切实把促进学生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构建“学生中心,产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师范类专业人才,为全面振兴教师教育做出更大贡献。我校将以认证为契机、以认证理念为指导、以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为遵循,认真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全面升级,持续推动我校教师教育工作迈上新台阶。
文学院、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负责人分别作了表态发言。学院将认真组织学习专家组提出的反馈意见,系统梳理存在的问题、全面落实整改举措,进一步精准把握师范专业认证理念精粹,健全专业建设各项制度,形成课程和实践教学各环节中的质量监控、质量评价和持续改进的闭环,努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文:刘咏梅 / 图:葛婕 / 审核:卓翔芝)
用户登录